他是穿越雪原的貨車司機
他是飛馳在高原的列車員
父親鄭有錄與兒子鄭鵬
七年未在一起吃過年夜飯
這一天
他們約定在青藏鐵路干溝隧道邊見面
……
2月4日10時許,在西寧車輛段整備線上的Z323次旅客列車內(nèi),乘務員鄭鵬正與同事們做著開車前的整備工作。1個多小時后,這趟列車搭載著1000余名旅客,由西寧啟程開往拉薩。
“這次我負責的車廂又是滿員。40天的春運對我們來說,每一次值乘都是一次大考,但我有信心整備好車廂、服務好每一位旅客?!闭倒?jié)后返程高峰,鄭鵬雖感壓力,卻依然鎮(zhèn)定自若,全力以赴迎接挑戰(zhàn)。
鄭鵬的自信源于他積累的豐富經(jīng)驗。盡管還不到30歲,他今年已是第7次服務春運。7年多來,他每5天就要完成一次從北京或西寧往返拉薩的值乘工作。服務重點旅客、團隊旅客,“打理”硬座車廂、臥鋪車廂、餐車車廂……鄭鵬始終用心服務,至今已傾心服務旅客10余萬人次。
Z323次列車一路馳騁,駛過青海湖,穿越巍峨的昆侖山,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“生命禁區(qū)”行進,最終抵達雪域圣城拉薩。白天每隔一小時、夜晚每隔半小時,鄭鵬就要對他負責的車廂進行全面檢查,確認車門鎖閉情況,檢查制氧機運轉狀況,詢問旅客需求,確保車廂整潔。特別是在高海拔區(qū)間運行時,他更要時刻關注旅客的精神狀態(tài)和身體狀況,隨時準備提供吸氧服務,保障每位旅客的安全與舒適。
“除夕那天,一位70多歲的老人因高原反應在車廂內(nèi)暈倒。我發(fā)現(xiàn)后,第一時間與同事進行處置,很快讓老人恢復了意識。”鄭鵬感慨地說,“如果在火車上出現(xiàn)高原反應,車內(nèi)可以及時提供吸氧服務。但對于在青藏公路上跑車的司機來說,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,后果真的難以想象?!?/p>
鄭鵬所說的在青藏公路上跑車的司機就包括他的父親鄭有錄。鄭有錄是中國石油昆侖物流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的駕駛員,他的工作是開著17米長的槽罐車從格爾木向拉薩運送天然氣。
西藏不產(chǎn)一升油、一方氣。過去,因缺少足量的能源供應,在冬季長達半年的西藏,集中供暖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。2011年10月,世界海拔最高的天然氣站——拉薩天然氣站投產(chǎn)。2012年起,拉薩市政府啟動了集中供暖改造工程,越來越多的當?shù)鼐用窀鎰e了買煤球和撿牛糞的生活,用上了清潔能源也是在這一年,鄭有錄入職中國石油昆侖物流有限公司。此后,他便一次次駕駛槽罐車,穿越莽莽雪山和廣袤草原,完成天然氣的運輸任務。
進藏列車的車輪永不停歇,天然氣的供應也是如此。這個春節(jié),父子二人像往年一樣在各自崗位上堅守,一個運送天然氣,一個服務列車旅客。這樣的春節(jié),他們已經(jīng)過了7年。
“以前對爸爸多有抱怨,覺得他對我和家人都陪伴得少。但值乘進藏列車后,我深深體會到父親的艱辛與不易。暫別家人,都是為了溫暖更多的人。”鄭鵬深有體會地說。
采訪過程中,鄭鵬還與記者分享了他假期時跟隨父親一同運送天然氣的經(jīng)歷。他說,青藏公路相對顛簸,跟著父親跑一次車,身體就跟散架了一樣。而鄭有錄,作為旅客,也曾乘坐過兒子值乘的列車,他的感受則截然不同,“火車的舒適性令人印象深刻,即使長時間乘坐也不會感到疲憊,這真是鐵路發(fā)展的最好證明!”
青藏鐵路與青藏公路相伴
時而并行,時而交會
值乘過程中
鄭鵬偶爾一瞥
會看到窗外的槽罐車車隊
列車經(jīng)過時
鄭有錄也會把車停在路邊
努力找尋兒子的身影
盡管父子倆無法真正看到對方
但他們知道
對方“就在那里”守護著萬家燈火
供稿:《人民鐵道》報業(yè)有限公司青海記者站(青藏集團公司融媒體中心)
文圖:周悅翔 張旭 盧婷
視頻:張旭 靳豪 周悅翔 喬小虎
編輯:金炫美
實習編輯:喬小虎
審校:李孝佺
聲明:本文系轉載自互聯(lián)網(wǎng)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自行核實相關內(nèi)容。若對該稿件內(nèi)容有任何疑問或質(zhì)疑,請立即與鐵甲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本網(wǎng)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,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。
不想錯過新鮮資訊?
微信"掃一掃"